从长安到洛阳,马伯庸成为超级IP

2021年12月28日

2021年进入尾声,在今年的电视剧市场中,主旋律题材集中爆发,《觉醒年代》《山海情》《扫黑风暴》等作品实现了口碑收视双丰收,同时《小舍得》等现实主义题材继续在垂直领域深耕,不过市场还是缺少国民性爆款作品。年末各大视频平台纷纷拿出了头部项目,《风起洛阳》无疑被爱奇艺给予厚望。

《风起洛阳》在今年被爱奇艺寄予厚望

2019年,《长安十二时辰》成为现象级剧集的同时,也让背后的制作公司留白影视进一步奠定了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留白+马伯庸”的组合让《风起洛阳》从立项开始就受到极大关注。

早在《长安十二时辰》拍摄过程中,留白影视CEO徐康就和马伯庸聊到了后续小说影视化改编的想法。当时马伯庸提到每一座古都都有自己的历史底蕴和故事,而且当下的观众有非常强的民族自豪感,中国老百姓尤其喜欢看强盛时代背景下的作品,比如盛唐的洛阳、北宋的汴京、大清的北京,他们想到,或许可以做个古城系列。

“研究中国历史,不可能绕过洛阳这座城市,我对洛阳这么多年的兴趣和热爱,终于厚积到了一个薄发的程度,开始创作小说《洛阳》。”马伯庸说。

在徐康看来,《长安十二时辰》是比较冒险的项目,带有典型的曹盾导演的作品标签,它的文艺性和强质感也注定提高了观看门槛。“当时这部剧在一二线城市反馈很好,但更下沉的城市的数据一般。”

《长安十二时辰》收获的反馈中,一二线城市好于下沉城市

另外,2017年《长安十二时辰》开拍时,IP热潮崛起,中国影视行业市场火热,很容易说服投资方拿到一个相对高的制作预算去尝试创新性的古装类型。《长安十二时辰》是年度投资体量排得上号的大制作,包括联合出品方在内的投资方有11家,为了真实还原大唐的一天,剧组甚至耗资5000万元建了座70亩的唐城,真是还原了马伯庸原著里的长安一百零八坊。

《长安十二时辰》作为版权剧,需要自己承担投资风险,不过当时视频网站都在不遗余力地抢购优质大IP项目,版权价格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传言优酷是以单集超过1200万元买下的《长安十二时辰》播映权,虽具体数字未经证实,但高价竞争是肯定的。古装剧的置景等成本都是一次性投入的,原本投资方出于收益的考量,是按照60集的体量制作的,到了播出期,平台为了更好地控制剧情节奏,建议将60集的体量缩减成48集,由此才诞生了这部好评如潮的爆款。

但到了《风起洛阳》开始筹备时,影视寒冬已至,大IP的神话破灭,艺人片酬下降的同时制作预算也下降了很多。“《风起洛阳》的制作预算只有《长安十二时辰》的60%。”徐康说。

与《长安十二时辰》不同,《风起洛阳》是所谓的平台自制剧(定制剧),爱奇艺作为平台方以及最大的出资人,诉求是希望最大公约数的用户进来看,而高质感的电视剧相对观剧门槛也会更高,在选择受众方面是很冒险的。

“《风起洛阳》一开始就明确了定位,它是平台用头部资源支持的作品,与《长安十二时辰》相比,不能用S+的配置去尝试个人化的东西,要有更多的商业属性,持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不然平台一直赔钱,会越来越没有动力去支撑这样的制作。”徐康说。在此前提下,如何在品质、观看门槛、商业回报、故事深度之间找到平衡点,对留白影视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2018年,徐康就邀请了编剧青枚正式开始剧本改编。这期间,马伯庸的参与程度是,“在筹拍初期,我会把我对整个故事和人物的构想讲透,绝不藏私,然后退一步,不会对主创多做干扰,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去期待”。

徐康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主创团队召开头脑风暴会,每个人都要针对《洛阳》的直观感受说一个核心类型词,接着再说第二、第三个核心类型词,结果徐康发现每个人提出的核心类型词都不一样。后来他打电话给马伯庸,需要让他来拍板定论,马伯庸坚定地认为《风起洛阳》的核心一定是“反恐”,这才确定了最终清晰的类型定位——以“探案反恐”为主线,辅之悬疑、动作、爱情等元素。

在长达四年的制作周期中,剧本也经过了数次推翻重建。在影视化过程中,原著《洛阳》已经成书,因为对原著悬疑线中“大BOSS”的设定有了很多调整,为了不剧透,团队和马伯庸一致决定这部作品就先不出版,等剧集上线后再做打算。

在最终的呈现中,套娃式“反派BOSS”设定是关键,目前为止所有出现过的反派都不是最终幕后主使,这种设计促使着观众一层层剥开案件真相。不过,再巧妙的手法如果不断被重复,就成了套路。“《风起洛阳》想要重现《长安十二时辰》带给观众的惊喜,难度很大,毕竟观众已经见过更新的刺激了。”徐康说。

另外,为了节省成本,拍摄前团队在横店搭出了整个南市,但其规模远小于《长安十二时辰》,如何在这样的规模中布置非常精致、繁华的街景,也是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并没有将大额投资花费在片酬上。第一次去跟杜华接触找一博来拍时那部大热剧还没有开播,反而是一博火了之后确定他的过程是有难度的,只能说我们很幸运,最终的阵容都是起初按照适配度去选择的演员。”徐康说。

《风起洛阳》中的神都搭建规模小于《长安十二时辰》的

从结果看,《风起洛阳》享受到了顶流带来的高投资和高关注度,但同时顶流本身的巨大争议也带来了舆论的是是非非。此外,《风起洛阳》被指出抄袭动画《凡人修仙传》中的武打设计,带来了网络争议,尽管最终出品方解释和道歉后剔除了正片中涉及争议的相关片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口碑。

不过,《风起洛阳》也弥补了徐康在《长安十二时辰》时的一些遗憾,当时由于前期规划等问题,游戏等系列开发没能同时上线。在徐康和马伯庸有了古城系列的初步设想之后,爱奇艺也有同样的诉求。因此在《风起洛阳》这个项目中,爱奇艺计划了纵向的古城系列化和横向的IP多角度开发。

从纵向开发来看,“华夏古城宇宙”除了《风起洛阳》,还包括《风起陇西》

《敦煌》《两京十五日》《广州十三行》,展现中国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这种IP厂牌化可以建立起较高的辨识度,提高用户黏性,从而取得更好的运营效果。

IP的横向开发则是在今年5月,爱奇艺CEO龚宇在爱奇艺世界大会上,提到的“一鱼多吃”概念。《风起洛阳》就是IP一鱼多吃的典型,将围绕其进行包括漫画、剧集、综艺、网络电影、动画、游戏、纪录片、舞台剧、VR全感电影、云演出、衍生消费品、地产在内的十二个领域的细分开发。首先上线的综艺《登场了!洛阳》做了铺垫,收官半个月后剧集《风起洛阳》于12月1日开播。12月17日,爱奇艺自制3D动画《风起洛阳之神机少年》也开始在爱奇艺独播。

在这些规划中,留白影视负责开发《洛阳》的动画番剧和真人互动游戏,为此建立了一支20多人的动画团队,以制片人、设定、美术等前期策划团队为主,他们负责开发,而中期和后期则外包出去。

“我们努力在一个大的世界观下,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做不同的故事,来满足不同的用户,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尝试。”徐康说。

这种横向开发只适合于少数的项目和IP,除了需要大规模商业力量去推动外,还需要故事本身具有延展性、IP具有专属性(所有IP权益集中在一个作者或公司手中),这也是各大平台都在争夺马伯庸的原因。

今年12月,《古董局中局》大电影和《风起洛阳》剧集同时上映,在天下霸唱、南派三叔、刘慈欣之后,马伯庸已经成为影视圈炙手可热的“作家IP”,且《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汴京》等项目都是在同名小说出版接受大众检验之前,就已经敲定了影视改编计划。

马伯庸的代表作被粉丝们称为“考据型悬疑文学”,描写的是扎根于历史大背景中,不见正史的普通人的生活。其作品中涵盖的类型多样,吸收了大量悬疑、谍战、动作元素,关键是,作者的产出和质量都很稳定。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目前已有12部马伯庸影视作品待与观众见面,当中包括电视剧《风起陇西》《汴京》《大明书商》《长安的荔枝》《显微镜下的大明》《 四海鲸骑》《龙与地下铁》、电影《哪吒传奇·龙与地下铁》《敦煌:归义英雄》、动画片《长安十二时辰之白夜行者》《吴承恩缉妖录》,以及新近售出影视版权的《两京十五日》等。

爱奇艺目前总共有十余部马伯庸作品IP待开发,合作者包括稻草熊、新丽传媒、七印象等。腾讯视频在之前已经上线过《古董局中局》三部曲,之后还储备了两部网剧和一部动画剧集。优酷正在筹备《长安十二时辰2》,B站则聚焦在动画剧集层面,依托《长安十二时辰》,规划了动画片《长安十二时辰之白夜行者》。今年5月,融创文化宣布将与马伯庸合作开发“千年桃花源”IP,进行动画番剧、真人剧集和动画电影的开发,并有望实现实景落地。

其中,留白影视已经有四部马伯庸的剧集提上生产日程,分别是《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的荔枝》《大明书商》《汴京》。

“《显微镜下的大明》书里包含六个明朝发生的真实故事,会拍摄六部类型化的系列短剧,属于留白影视和马伯庸的新尝试。”徐康说。首个故事《丝绢案》是一部仅有14集的短剧,今年已经杀青,暂定于明年播出。

在大电影上,除了12月上映的《古董局中局》电影版,执导了《长安十二时辰》的曹盾又担任了电影《敦煌:归义英雄》的导演,马伯庸为编剧,将于明年3月开机。

马伯庸个人对于版权的谨慎也是其IP成功的原因之一。“他在版权出售中是一个比较克制的作者,没有疯狂标价搞竞价,在选择合作团队时主要看契合度。我认识他这么多年,他的生活状态没有特别实质的改变。”徐康说。

虽然马伯庸声称不会过多干涉影视创作,但随着自己的作品持续被改编,他参与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他首度担任编剧的作品《显微镜下的大明》预计在明年播出。目前还很难说哪种参与程度的效果更好。

“小说和影视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小说是一种诗化的非线性表达,它用文字来引导读者去想象,去脑补;而影视作品则是一种视听语言,要通过明确的视觉和听觉来传达给观众。小说我比较熟,至于编剧目前只尝试过两次,算是玩票吧。观众还没见到,谈不上什么心得。”马伯庸说。

截止到12月27日,《风起洛阳》迎来大结局,豆瓣6.8分,毁誉参半。“最终播成什么样只能交给市场去验证,《长安十二时辰》做得好,是天时地利人和,不可控因素的占比很多。对于《风起洛阳》,只能说在做的时候,我们自己是想得挺明白了,这种摸索对留白影视来讲非常重要。”徐康说。

在留白影视的规划中,高品质的《长安十二时辰》用以奠定口碑,再用更大众的《风起洛阳》拓宽观众群体,之后在《显微镜下的大明》中尝试更多元化的剧集类型和短剧形式,同时用《长安的荔枝》延续其精品剧集制作的标签。当一家影视制作公司可以用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质量实现规模化生产时,也就找到了它的市场。

而对于未来更多打上“马伯庸作品改编”的项目来说,过分依赖原著作者的光环并不稳妥,过硬的剧本、精良的制作、精湛的演技才是下一个爆款的必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