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中国式科幻”漫改网剧《端脑》收官,搜狐自制剧再创类型新高

2018年1月10日

当影视内容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当各个平台的功能日益趋同,新的制胜法宝是当下市场中迫切需要的,恰在此时,“自制剧”横空出世,一马当先成为行业宠儿与市场新生力,以自制剧为出发点,影视市场正掀起又一阵内容海啸。

在这场内容变革中,搜狐视频动身最早,早在2014年就有《屌丝男士》系列、《匆匆那年》等口碑之作,同时,搜狐步态也最为优雅和聪明,主打小而精的类型化路线,从《无心法师》到《亲爱的,公主病》、《端脑》,部部精巧且各具特色,可以看出搜狐在自制剧路线上的锐意进取之心。

刚刚收官的科幻悬疑网络剧《端脑》是搜狐又一部自制大作,由搜狐视频、留白影视共同出品,改编自被誉为国漫新希望的有妖气同名漫画,于中中执导,朱元冰、蒋依依、杨奇煜、黄一琳、谢佳见、赵奕欢等人主演,戚薇担任艺术指导。

“还原”和“现实”两条腿走路 完成国漫新希望的破壁壮举

《端脑》是有妖气作者壁水羽创作的科幻悬疑推理题材的漫画,连载六年多,连续两年蝉联有妖气漫画月票排行榜第一位,被誉为“扛鼎级”的中国科幻漫画。在2014年11月曾被改编成16集的动画版上线,全网累积点击量在2.1亿。

故事从男主角夏驰寻找离奇失踪的女朋友晴知开始,在调查过程中,夏驰发现千丝万缕的线索皆指向一个真人游戏竞技系统“端脑”。随着夏驰在游戏中的层层闯关,最终抵制住来自“端脑”世界的种种诱惑,救出了晴知,揭开了端脑游戏的真正目的,并发现了与地球处在平行宇宙中的另一个星球的存在。而端脑,则是这个星球为了平衡两个宇宙而打算消灭地球文明的一个危险计划。

众所周知,漫改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在还原和现实中如何平衡,还原度低被人诟病,不如去看漫画原作或者动画,现实感强也会受到质疑,没有真实精准地体现原著精神,所以在此次《端脑》的影视化改编过程中,搜狐十分注重平衡还原度与现实感两者间的关系。

搜狐视频影视版权中心总监丁润桐在之前采访中曾表示:“改编原作首先是尊重故事原来漫画的主题思想内核,和背景设定。这些是根基。但漫画与影视剧不同的是漫画有夸张的人物造型可以用各种夸张极致的手法去表现人物。”

从目前《端脑》呈现的品质效果来看,搜狐确实一如当初的承诺,做到了对于原作概念与精神的保留,以及对于整个故事的完整还原。在这场视觉盛宴背后,是制片部门对于每一场场景的精雕细琢,比如游戏大厅,是在前期设计图纸定稿后一比一搭建起来的,还有跑步大厅、天塌、携手之戒、最后的谜题等,都是实景搭建再配合后期特效处理。据说《端脑》在上海第一次点映之后,原作者壁水羽曾感叹:“场景还原得太好了!”

除了还原,搜狐另一手也在抓现实,据数据统计,《端脑》原作漫画粉丝主要为17岁以上年轻人,男性占比约为73%,所以在影视化改编过程中,除了要稳固原有粉丝,还有通过新的方式尝试吸引女性观众。对此丁润桐也谈到:“我们定义端脑的类型用了一次词——轻科幻+,轻科幻+是以科幻为核心,多元素融合,在《端脑》真人剧中,有科幻+青春、科幻+推理、科幻+闯关等等。轻科幻+的模式让科幻在真人剧中的表现方式更加灵活多变,降低观众在收看时的进入门槛。”

在网剧版《端脑》的剧情设置上,除了还原原作,还添加了男女主角爱情故事、校园生活等部分,一面是端脑游戏的烧脑与残酷,一面是现实生活的清新甜美,两相结合既为互补,也丰富了整个剧作的内容。同时,剧组在挑选演员时也颇为费心,除了选择符合原作人设形象外,在年龄上也倾向于启用年轻演员,拉近与受众距离。

坚持“还原”与“现实”两大原则,《端脑》无疑完成了一次成功的破壁改编,有数据显示,《端脑》的官方贴吧总帖数45万,总关注数为3万,剧播期日均增长可达1万。豆瓣评分从开播日的7.6攀升至7.7,约44%的观众给出了四星好评。虽不能说《端脑》占据了多大的市场空间,但从其品质与口碑来说,已然在自制剧领域异军突起。

类型多元、品质上乘、主打差异化 深入分析搜狐自制剧小而美路线

2017年自制剧竞争烽烟正浓,2018年也必将是大势所趋,在热火朝天的市场环境下,搜狐始终坚持走品质为先、类型多元、主打差异化的小而美路线。

2014年被称为“自制剧元年”,在那一年搜狐视频就凭借网感十足的情景喜剧《屌丝男士》系列、大IP改编青春校园剧《匆匆那年》等口碑作品连续拿下单集24小时流量、单季流量、单剧流量、单集平均流量、发行语种数量、搜索指数、商业价值开发、大银幕电影化等多个冠军。之后搜狐加大内容和类型的多元化创作及扶植,如偶像言情+悬疑科幻的《执念师》、民国玄幻题材的《无心法师》、都市爱情+悬疑推理的《他来了,请闭眼》、爱情喜剧《亲爱的,公主病》等,几部剧集类型不一、各具特色,形成搜狐自制剧的类型化矩阵。

2017年底上映的《端脑》,以国漫+科幻为两大主打元素,作为搜狐在自制剧领域开路的一员猛将,无疑为搜狐自制剧在2017年做了一个漂亮的结尾,同时给2018年开了一个好头。

谈到《端脑》的制作,丁润桐也表示:“两年前在接触到《端脑》这个项目时,我们与合作方都明白,科幻改造价高,对公司来说也是风险,当然是公司立项都挺困难的,因为当时没有参照作品,各个部门评估也没有参考,我记得当时坐在老板办公室汇报这个项目的时候汇报了一个下午,到后来天都黑了。虽然立项成功了,我其实仍然没有保持太大希望,只是一份执念。后来执念太深,就变为行动,难归难,先行动起来再说。”

从国漫改编市场一片空白到如今的蒸蒸日上,搜狐始终积极参与并深耕其中,他们快准狠地瞄准了国漫+科幻这一领域开发的巨大潜力,《端脑》其实也是一个轻科幻包装下的少年燃的故事,是与科幻的一次碰撞,所以《端脑》很成功地吸引了原著粉与诸多并未看过原著的年轻人。

搜狐在内容选择方面一向独具慧眼,不同于市面上的跟风行为,搜狐注重的是自己“造风”,不论是早期的《屌丝男士》《匆匆那年》,还是之后的《无心法师》《端脑》等,皆可看出搜狐已然树立起多面类型大旗,而且将类型与类型进行创新性结合,填补市场空白,同时也推进市场多元化发展。同时,相对于市场上的资金横行、大手笔制作而言,搜狐自制剧也走出一条小而美的成熟路线,大体量并不是最终追求,高品质才是始终如一的坚持。从《端脑》也可以看出,作品是以内容和概念取胜,辅以精良的特效制作,在心意之外更添新意,俘获观众的心。

2017年可谓网络自制剧风生水起的一年,有乱象但也在飞速发展,高手林立中搜狐凭借类型多元、品质上乘、主打差异化等基本运作理念持续推出多部口碑及爆款作品,进入2018年,相信搜狐自制将为市场与观众带来更多既有新意又有心意的品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