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轮融资、拿下《长安十二时辰》,这家新公司的野心有多大?

2017年05月05日

在刚刚过去的优酷春集上,《长安十二时辰》无疑是最受瞩目的项目之一,它是马伯庸的最新力作,情节跌宕起伏堪比美剧;它是被阿里大文娱选中的幸运儿,要实现剧集、电影、游戏、音乐、广告、衍生品的全打通。曹盾导演的加盟,也为这个项目增添了亮点。

除了这些,引起骨朵关注的还有出品方之一留白影视。成立于2014年,已经推出过一部网剧与一部电视剧,获得了来自微影时代与南山资本的A轮融资、经纬中国的B轮融资以及富春通信领投的C轮融资,未来还有《端脑》、《长安十二时辰》等优质IP项目在手,这家公司依旧十分低调。骨朵专访了留白影视创始人之一徐康,聊了聊创业的那些事。

企业型CP搭建“非个人英雄式”平台体系

东阳留白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由原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高级副总裁徐康与原欢瑞世纪高管毛攀锋共同创办。徐康身上有着白羊座的典型特质,毛攀锋则是处女座,两人可谓相得益彰。“处女座心很细,他又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有他在,可以把控公司规避很多风险。我适合战略和对外合作,把公司天花板往上提一提,我们是这样的一个合作方式。

留白影视创始人徐康

徐康告诉骨朵,未来留白倾向于建立合伙机制,让新加入者有股权,有更大的权限与独立决策权等。对于留白来说,体系的打造才是真正的核心。

“我们不会定位自己是一家‘个人英雄式’的公司,所以我本人不会给团队去限定某个题材或者某个演员,我更希望的是搭建一个体系出来,把比我更擅长做内容的人放在这里,我觉得这样的公司天花板会比较高。”留白更倾向于搭建一个大的平台体系,“中国比较缺企业型的CP公司,大多数更像工作室。企业还是需要更加稳健的运营方式。

追求体系化内容,拒绝打标签,不做小而美

留白有一份很特别的片单,除了《长安十二时辰》,还有九州系列的《九州朱颜记》、《全职高手》作者蝴蝶蓝的玄幻小说《天醒之路》、标准都市言情《良言写意》、科幻题材国漫《端脑》的真人网剧、《亲爱的,公主病》的CP剧《亲爱的王子大人》、以及一部正在筹备的一线美剧等。

“之前他们问我,我们公司在题材上有没有一个特别强的标签?我说没有,而且我们也没有打算去这样做。”徐康直言。之所以他会如此肯定,原因也是在于留白所坚持的“体系化”。

“留白现在有几十个人,今年会扩张到一百人左右,在这个层面我想培养出一批能够独当一面的制片人。第二层我们会通过投资、或者项目合作的方式来布局一批擅长不同题材的团队和上下游合作伙伴,我们已经为此做了比较多的努力。留白的初衷就是要成为一家体系化的内容公司,而不是一家打上某种类型标签的工作室”。

在徐康的构想中,留白的体系里,前线放权给各个内容团队,创作各种类型的内容,中后台会有公司提供的宣传营销、艺人经纪、版权评估等各种服务,这就是留白影视之前一直在做的事。“真的不容易,首先得有东西吸引住他;第二,要有项目给他做;第三,公司要有足够大的空间让他一直成长。更重要的一点,我觉得还是整个信任关系的建立,为他们提供各种支持,让他们专注创作。”徐康感叹道。

当然,在孵化培养之前,找到对的人也很重要。去年的《亲爱的,公主病》,他用一句话来总结——人搭对了,模式也对了。

“《公主病》这个项目,我们给了主创团队很大的空间去做,按照当初的投资体量,播出效果我们还是很满意的,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正确的公司的运转模式。未来《端脑》会比《公主病》的投入大,《天醒之路》投资再升级,到《长安》就是顶级剧的投入。不同的项目我们会去尝试,每做一个项目就收获一套资源,同时也不断强大自己的体系,让它能容纳更多的人才。”

打造系列化剧集,掘金付费时代

目前,留白影视的重点还是在于台网联动剧以及超级网剧的制作与发行,虽然有不少电影业务找到留白,但公司并不急于进军院电影业务。“在剧集的规模和内容上,留白还远远没有做到极限,所以做企业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抵得住诱惑。”

找到了对的人,徐康为留白的剧集业务定下了两个关键词,一是系列化开发(“留白所有项目都希望做到系列化,在这个行业阶段,一年一清零的做法太过时。”),二是付费。

“我很看好付费的大趋势,以后剧集一定是付费为主、广告为辅。因为只要体验足够好、获取盗版的成本足够高,观众会越来越习惯付费观看,那么剧集市场可能就真的会从B2B2C转到2C的阶段,或者至少慢慢往2C这边发展。制作公司会越来越重视用户喜不喜欢自己的剧,而不单单是平台买不买自己的剧,并且用户愿意为喜欢的内容而付费,我们觉得那才是未来。”

我觉得国内的内容产业更新换代比较快,用户的喜好、行业的阶段都在发生着变化,可能每过几年就会涌现一批新的CP公司,他们理念更新颖,团队更年轻,其中顶尖的几个依然会有机会成为上市级别的公司,我希望我们能有机会成为其中之一吧。”